看过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谷文昌》之后,林州市谷文昌精神培训中心领导带领我们赴谷文昌故居打扫卫生。
汽车行进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疫情防控还没结束,我们的党员干部还处于一线执勤。经过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谷文昌出生地,林州市石板岩郭家庄南湾自然村。来到古朴的院落里,我们一边打扫卫生,一边感悟“四有书记”谷文昌精神、再次接受谷书记“不藏私心 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崇高理想信念精神洗礼。
»阅读全文 (view all)
2019年10月5日 16:48 热度:966 dbw 0 条响应 | 业余无线电 -> 通联视频
国庆长假的第三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与水冶镇老火腿BG6LOJ相约,一起到林州市区西5公里的止方民俗村架设短波电台。
我带的设备依然是Elecraft KX3,和刚从淘宝上购买回来的30Ah锂电池,本来准备再测试一下端馈天线,但是由于要帮BG6LOJ裁剪双段的DP天线,所以只架设了我的2波段倒V。
BG6LOJ带来的电台是一款经典的老设备Icom-751,几年前我帮他从网上购买的。支撑杆高度约6米,架设好天线后远方的信号就从IC-751里传了出来,声音非常宏亮清晰。
下面是BG6LOJ在与北京房山区的BG1II通联时我帮他录的视频,视频中可以听出来,北京过来的信号像广播电台一样非常强劲。
2014年7月15日 18:35 热度:721 dbw 0 条响应 | 业余无线电
IARU HF World Championship 国际无线联盟短波锦标赛,是国际无线电联盟(IARU)发起的比赛。通常由ARRL承办和组织。比赛日期是每年7月的第2个周末,比赛从周六UTC1200(BJT2000)开始到周日UTC1200结束。很多国家的业余无线电协会总部电台也会以集体电台的身份参加比赛。
2014年的IARU短波锦标赛的日期正好是7月12、13日。在安阳无线电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安阳无线电协会的组织下,安阳地区火腿:BG6MKN、BG6IW、BG6ODI、BG6LOG、BG6MHM、BG6IWV,林州地区火腿:BG6IYQ一行驾车前往林州市林虑山2号国际滑翔基地参加比赛。
重要事情说三遍:文章结尾有视频! 文章结尾有视频! 文章结尾有视频!
公历7月份正是农历的六月中旬,俗话说:“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这不,车队刚到林虑山脚下就遇上了电闪雷鸣。
我们的火腿车队不怕艰险,依然行驰在陡峭的山崖边上。
外面的雨下的很大,手机捕捉到了晶莹的水珠。
标签:2号国际滑翔基地, BG6IW, BG6IWV, BG6IYQ, BG6LOG, BG6MHM, BG6MKN, BG6ODI, IARU, 业余无线电, 安阳无线电协会, 安阳无线电管理局, 林州, 短波, 磁环天线
2010年5月18日 13:05 热度:1531 dbw 0 条响应 | 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另有卷烟品牌也为“红旗渠”。
河南省林州市地处豫北太行山东麓,1994年以前,林州市叫林县。40多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林县却因为一条水渠而闻名全国。这条水渠的名字叫红旗渠。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用10年的时间,在丛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的。它总长1500公里,被人们称为人造天河。
有一部与这条水渠同名的纪录影片详细地纪录了当时修建的过程。红旗渠从1960年开始动工,一修十年,而电影纪录片《红旗渠》也跟着拍了10年。当年参加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电影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他们是新中国老一辈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曾用胶片组接了一个个共和国初创和成长的历史片段。《红旗渠》是他们电影生涯中耗时最长、投入最多的一部纪录影片。十年间到底有多少人参加了《红旗渠》的摄制已经说不清楚,但在十年中他们共留下了一万多尺胶片。影片于1971年在全国播出。加上其他媒体的传播,使全国知道了红旗渠。
一部拍摄于30年多前的老影片,让我们重温了那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当时的人们靠着怎样的一种精神动力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今天,红旗渠的故事似乎日渐模糊,然而,红旗渠精神在变革中的现代中国,仍然是一笔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标签: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林县, 林州, 红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