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尼治标准时(GMT)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GMT)是指位于伦敦郊区的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标准时间,因为本初子午线被定义在通过那里的经线。 理论上来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正午是指当太阳横穿格林尼治子午线时的时间。由于地球在它的椭圆轨道里的运动速度不均匀,这个时刻可能和实际的太阳时相差16分钟。 地球每天的自转是有些不规则的,而且正在缓慢减速。所以,格林尼治时间已经不再被作为标准时间使用。如今的标准时间——协调世界时(UTC)——由原子钟提供。 自1924年2月5日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隔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而UTC是基于标准的GMT提供的准确时间。
GMT(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是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的基准时间,同时也是事实上的世界基准时间。当时主要为了1840 年之后的铁路系统服务。它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经线,将世界分为24个时区。为了方便,在不需要精确到秒的情况下,通常将GMT 和UTC 视作等同。但UTC更加科学更加精确,它是以原子时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世界时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它的出现是现代社会对于精确计时的需要。
协调世界时(UTC)
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规则》(2016)规定:“凡在国际无线电通信活动中使用某个指定时间,除非另有说明,均应使用协调世界时(UTC),并应以四位数字组(0000-2359)表示。在所有语文中均应使用缩写UTC。”
协调世界时(英文: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法文:Temps Universel Coordonné,简称UTC)是最主要的世界时间标准,其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UTC基于国际原子时,并通过不规则的加入闰秒来抵消地球自转变慢的影响。闰秒在必要时会被加入UTC,以保证协调世界时(UTC)与世界时(UT1)相差不超过0.9秒。
现行协调世界时(UTC)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建议书《Standard-frequency andtime-signal emissions》(ITU-R TF.460-6)确定:
“UTC是BIPM由IERS协助维护的时间量程,该时间量程是协调地散播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的基础。它与TAI在速度上严格一致,但有若干整秒的差别。
UTC量程的调整是通过秒的插入或删除实现的(正跳秒或负跳秒),以此来保证同UT1大体一致。”
日常使用
如果本地时间比UTC时间快,例如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蒙古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的时间比UTC快8小时,写作UTC+8;如果本地时间比UTC时间慢,例如夏威夷地区的时间比UTC时间慢10小时,写作UTC-10。
北京时间(BJT)
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国际时区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而是东经120°的地方时间,故东经120度地方时比北京的地方时早约14分半钟。因为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同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整整相差8小时(即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故命名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包括的范围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以东经120°为中心线,东西各延伸7.5°,总宽度为15°的区域。
而中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跨5个时区(即东五区、东六区、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5个时区)授时台必须建在地理中心地带,从而也就产生了长短波授。“北京时间”与“北京当地时间”是两个概念, “北京时间”的发播不在北京,而在陕西蒲城(处于东七区)。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台本部位于陕西西安临潼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二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两地虽处于东七区,但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负责发布北京时间,而非当地的地方时。